作者:迦內德
默想經文:
希伯來書 13:1-3
1 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。 2 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,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,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。 3 你們要記念被捆綁的人,好像與他們同受捆綁;也要記念遭苦害的人,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內。
希伯來書 13:10-15
10 我們有一祭壇,上面的祭物是那些在帳幕中供職的人不可同吃的。 11 原來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帶入聖所做贖罪祭,牲畜的身子被燒在營外。 12 所以,耶穌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,也就在城門外受苦。 13 這樣,我們也當出到營外,就了他去,忍受他所受的凌辱。 14 我們在這裡本沒有常存的城,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。 15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,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,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。
一個傳道人在鄉村工作。某天晚上,無意之中走進了一所又暗又髒的小屋。他聽見屋隅發出微弱的聲音,問說:「是誰?」他點了一根火柴,從火光中看見了地上的缺乏和痛苦,天上的喜樂和平安──一個黑人老婦人,臥病在床,她患著風濕症,痛苦異常,可是她仍充滿平安、喜樂。那時,正是最冷的二月,她沒有燃料,也沒有糧食,沒有燈光,也沒有伺奉的人。她所有的,只是依靠上帝的信心。人生的痛苦,在她身上都齊全了,一點也沒有甚麼可以叫她快樂的,可是她仍舊能夠發出「哈利路亞」的讚美來,好像一無缺乏和沒有病痛一般。她眞是「四面受敵,卻不被困住;心裡作難,卻不至失望;遭逼迫,卻不被丟棄;打倒了,卻不至死亡。」(哥林多後書4章8-9節)
馬丁路得在他的病榻上極痛苦的時候,仍不住讚美和感謝,並傳這段信息:「這些痛苦和困難很像昔日印刷時所排的鉛版,現在看上去字是反的,也讀不出甚麼意義來。可是等到鉛版印在紙上,我們就看得清楚而且亦明瞭其中的意義了。今天我所受的痛苦,或許難以理解,但是到了那一天,我們就會明白的。」
保羅在狂風大浪的中間出來站在船板上,安慰害怕的眾人「你們放心」(使徒行傳27章22節)。
保羅、馬丁路得和那位黑人的婦人都是我們的好榜樣。--迦內德(Wm. C. Garnett)。
回應詩歌:
幽谷中的盼望
一首讚美的詩歌
回應經文:
詩篇42:8
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,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神。
彼得前書 4:12-13
12 親愛的弟兄啊,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,不要以為奇怪,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;13 倒要歡喜,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,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,也可以歡喜快樂。
回應與反思:
你是否覺得你今天所受的痛苦,你解釋不通,不明白其中的意義?你是否確信有一天你總會明白當中的價值?
在困難的環境中,你是否仍能發出讚美?
祈禱:
主耶穌,感謝祢!或許我未必能夠完全明白為何要面對這麼多的困難,求你幫助我仍然能夠認定你是全能、全智的主,我生命所遭遇的一切,都有你美好的旨意。使我在困境中靠著你的愛,仍能發出讚美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