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漠甘泉 14-11-2025 大字版
- Timothy Project
- 11月1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荒漠甘泉 14-11-2025
主題:藉着死
「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」(約12:24)
經文默想:
約12:18-28
18 眾人因聽見耶穌行了這神蹟,就去迎接他。 19 法利賽人彼此說:「看哪,你們是徒勞無益,世人都隨從他去了!」20 那時,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,有幾個希臘人。 21 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,求他說:「先生,我們願意見耶穌。」 22 腓力去告訴安得烈,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。23 耶穌說:「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。 24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: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,仍舊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 25 愛惜自己生命的,就失喪生命;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,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。 26 若有人服侍我,就當跟從我;我在哪裡,服侍我的人也要在哪裡。若有人服侍我,我父必尊重他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到美國麻塞諸塞州諾桑普頓城的古葬地,憑弔大衛˙佈雷奈德的墳墓,這墓是在他所心愛的美麗的傑魯夏˙愛德華茲小姐墳墓旁邊,他因死得早,生前沒有與她結婚。
這位年輕的傳教士對於基督事業的多少希望和多少期待,都隨著他的遺體進入墳墓,關於他的工作,現在只留下親切的回憶和幾十個淺黑皮膚的印第安信徒。然而那位德高望重的清聖徒約拿單˙愛德華茲曾希望大衛成為他的女婿,他把大衛一生事蹟收集在一本小冊子裡;而這本小冊子竟插翅飛過海洋,落到劍橋大學一個學生亨利˙馬廷(Henry Martyn)的桌上。
那位馬廷就拋棄他的學業成績、他的才華和他的機會到印度去傳教。當他從印度的珊瑚海濱啟程回家,中途患病,於是帶病向北跋涉,遠到黑海之濱那陰鬱沉悶的托卡特可汗,在那裡他蹲伏在園木堆下,貼著泥土來減輕高燒,終於孤獨地死在那裡。他成就了什麼?
這種犧牲達到什麼目的呢?從佈雷奈德的古墓中,和遠在黑海海濱的馬廷墳墓中,已興起了現代傳教士的浩蕩大軍。──培根(Leonard Woolsey Bacon)
回應詩歌:
一粒麥子
十架的冠冕
回應經文:
馬可福音 8:34-35
34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,對他們說: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
35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,〔生命或作靈魂下同〕必喪掉生命,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,必救了生命。
彼得前書 2:24
他被掛在木頭上,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,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,就得以在義上活。因他受的鞭傷,你們便得了醫治。
回應與反思:
因著主耶穌的犧牲,世人才得救恩。因著前聖徒的犧牲,救恩才能臨到你。
你願意為主犧牲自己的權利,擺上更多,任祂使用,造福他人嗎?
祈禱:
主阿!我感謝祢的拯救,求聖靈軟化我的硬心,使我能體貼祢多於體貼自己,為祢獻上,蒙主使用。








留言